做最好的芒果体育
全国咨询热线:

芒果体育海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发布时间:2024-04-17 02:24:42 人气:

  根据中央、山东省委、烟台市委和海阳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市政府组织编制了《海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的实施,对于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面落实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必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纲要》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依据,是今后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十一五”规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发展史上极不平凡、变化最为显著的时期。“十一五”以来,全市上下高举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大力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解放思想,拼搏进取,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一是经济总量快速膨胀,综合实力持续攀升。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日趋复杂的环境下,全市上下坚定信心,科学务实,积极构筑一片两带经济布局,着力推进四项重点经济工作,全市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好势头,实现了新的更大跨越。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实现了200亿元大关的历史性跨越,达到224.6亿元,是“十五”末的2.3倍多,年均增长14.5%。地方财政收入连上5亿、10亿元两个大台阶,达到12.8亿元,是“十五”末的3倍多,年均增长25.4%。固定资产投资229.8亿元,是“十五”末的2.9倍,年均增长24.6%。

  二是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产业层次显著提升。从总体上看,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2005年的25.3:46.8:27.9,调整为2010年的20.5:46.8:32.7。从产业内部看,农业素质不断提高,五年实施水利工程2890项,完成106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实施农业综合开发5万亩,用沼气池20742个,工程沼气400座、生态农业沼气100座,村村通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7.8%,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新发展经济林果14.6万亩,新建畜牧饲养场1890个,完成渔业增殖放流4.7亿单位,我市被命名为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单位。工业结构持续优化,毛衫、五金等传统产业加快升级,我市再次荣膺中国毛衫名城称号;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产业层次得到明显提升。2010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48个,比“十五”末增加148个,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企业由2005年的3家猛增到17家;2010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8.96亿元,实现利税41.8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2.8倍和3.4倍。五年来,有1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建成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个,烟台市级企业技术中心8个,新培育山东省名牌5个、山东省著名商标10个;累计削减二氧化硫241吨、化学需氧量1000.84吨,万元GDP能耗下降22%,超额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第三产业快速膨胀,旅游业内涵更加丰富,新开发景区5个,旅游度假区晋升为国家4A级景区,2010年实现旅游收入19.9亿元,是“十五”末的3.8倍,我市被评为优秀旅游城市并两次通过复检验收;商贸流通、金融保险、现代物流、房地产等服务业均实现了快速发展。

  三是三驾马车协调并进,发展的稳定性显著增强。投资、消费及出口“三驾马车”协调并进。一是坚持优化投资结构,扩大投资规模。“十一五”以来,我市充分利用国家增加中央投资、扩大内需的有利机遇,一批事关长远的重大建设项目从梦想变为现实,投资实际增速高于“十一五”规划增速4.6个百分点。海阳核电首期两台机组顺利推进,核电站进入主体工程建设阶段并被列为烟台市改革开放30周年十件大事;海阳港,总体规划获得交通运输部和山东省政府联合批复;丁字河口特大桥完成工程总量的80%,烟海高速公路开始桥涵施工,青烟荣威城际铁路进入建设阶段。以开发区、碧城区、度假区为龙头的各类园区五年新增基建投入5.1亿元。二是坚持对外开放毫不动摇,深入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累计引进投资过亿元项目110个,是“十五”时期的6.5倍;中央企业、国内外500强企业引进实现零的突破,达到6个;累计实际利用外资3.7亿美元。对外贸易克服了外需不足的影响,累计完成出口创汇18.3亿美元、进口6.09亿美元,分别是“十五”时期的3.28倍和4.13倍。三是坚持做好拉动和扩大内需。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84.9亿元,年均增长17.5%,高于规划期增速2.5个百分点。

  四是城镇化建设突飞猛进,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十一五”期间,全市上下,以亚沙、核电和宜居城市等为切入点,高起点、全方位、大力度推进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形象明显改观。到2010年末,全市规划控制区面积达到720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由15.2万人增加到23.2万人,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南部新城拔地而起,亚沙工程完成工程总量的70%以上。旧城改造大刀阔斧,五年完成拆迁面积89万平方米,新增建设面积830万平方米,分别是“十五”时期的1.6倍和1.4倍。城市功能显著增强,完成了黄海大道、海天路、海翔路、西安路、西出口拓宽、山海旅游路、民俗旅游路西段、滨海路拓宽、海鑫中路、益港路等道路建设和海莱线国道大修改造,城市交通体系更加完善。新增供暖面积160万平方米,铺设燃气管道40公里。完成第三水厂建设,启动了第二水厂城区供水补源工程,提高了城市供水能力。城市环境日益优化,完成景观式亮化15万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758万平方米;完成东村大集搬迁和部分马路市场整治;加强东村河流域治理,完成了老城区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和垃圾处理厂一期、污水处理厂及污泥处置工程建设,新建垃圾中转站30余处。小城镇建设明显加快,以徐家店、留格镇、辛安镇、行村镇为重点,积极推进镇驻地商贸住宅综合区建设和环境整治,加快发展镇域经济,小城镇承载力、发展力日益增强。

  五是重点领域改革快速推进,社会事业建设全面加强。完成土地延包村庄617个,土地延包率达到98.4%。实施了以乡镇机构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和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撤销镇街事业站所42个,将政府工作部门由27个调减为24个。公有企业改制稳妥推进,破产清算企业32个,进一步解决了企业历史遗留问题。民营经济长足发展,五年注册民营企业1314个,登记个体工商户1.1万户,2010年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184亿元,是2005年的3倍。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成传染病救治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建立了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机制,实施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累计设置村级卫生站所479个。教育体制改革,小学毕业生全部免试直升初中;撤并海阳六中、七中和十一中,完成海阳一中迁建和全市职业学校合并,实施了“两免一补”政策。社会事业建设方面,坚持以“六民”活动为载体,尽心竭力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五年累计完成民生投入10.7亿元。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0.5‰以内,完成海发变电站、行村输变电、望石输变电、海化线等电建工程,有效缓解了电力瓶颈制约。文化体育事业更加繁荣,海阳大秧歌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山东省唯一节目参加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前文艺表演;成功举办了五届海阳国际沙雕艺术节、海阳首届国际沙滩体育艺术节、同一首歌、中华情等大型文艺活动。成功取得了亚沙会承办权,先后承办了全国沙滩排球锦标赛、全国沙滩手球锦标赛、全国龙舟锦标赛等国家级体育赛事,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泛开展。社会救助取得显著进步,优抚对象抚恤补助和城乡低保标准稳步提高;新建敬老院8处,成立了海阳市慈善总会,接受爱心捐款4152万元、慈善捐款846万元;建设全国残疾人托养示范机构1处;荣获山东省双拥模范城称号。社会保障更加健全,累计建设经济适用房192套、廉租房196套;发放社会保障金17.5亿元,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2.8万人,引进人才1870人,劳动力5.2万人;新建城市社区11个,农村社区118个。档案史志、外事通讯、气象地震、人民防空等其他各项事业均取得了新的进步。居民收入快速增长,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154元,年均增长15.5%,比“十一五”目标高496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260元,年均增长14.5%,比“十一五”目标高2260元。

  一是世界经济格局的转变,由单极向多极化发展,这次发轫于美国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从根本上动摇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一国独霸的单极化格局。正在形成的欧盟经济区、美洲经济区、东亚经济区三足鼎立的世界经济新格局,将成为左右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力量。

  二是世界经济形态的转变,从传统工业经济向生态经济转型。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多重危机并发与新经济形态兴起的时期,在金融危机与能源环境危机的重压下,探索一种更具有持续性的新兴产业、新经济形态,正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尝试修复危机创伤、应对环境危机的新选择。特别是目前正在兴起的新能源革命、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等酝酿着继工业经济之后的又一次新经济形态革命。

  三是世界经济增长动力的转变,以新能源产业、智能产业、低碳贸易、文化产业与有机农业为主导的新型产业,正在成为世界各国争相进入的新领域,获得新优势竞争的新高地。新兴产业的兴起,标志着推动未来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正在从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型。

  四是国际社会价值趋向的转变,从单一的物质价值观向多元化的生态价值观、文化价值观、人本价值观转型。在经济、能源与环境多重危机的冲击下,人们开始从文明的高度反思来自西方主导的文化模式与价值观,系统整合、和谐共赢的东方智慧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在危机催化下的一个多元文化时代正在来临。

  从国内情况看,中国宏观经济接连克服困难和挑战,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了极大跨越。不仅在总量上,而且在结构上均出现了巨大变化。一方面,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进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进。从经济层面看,中国社会已经基本完成了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另一方面,在全球化浪潮中,中国经济也迅速全面地融入了世界经济,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国经济的国际化进程早已不可逆转。但是在以先行先试的方式在不同领域、不同地区开展的各种改革探索过程中,也累积了不少问题。比如,在应对国内外不同需求的供给结构,以及资源的市场化配置等方面,在投资、消费、进出口结构,以及国民收入一、二次分配等方面,特别在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不同社会阶层的财富差距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已经到了需要用系统性措施加以治理的关键时刻。全面的结构调整与体制机制的深化改革,需要从经济的体表深入到人文层面,进行深刻的反思与有力推进。

  “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与以往相比,无论在难度上,还是在性质上,都有了重大变化。一方面,在全球经济再平衡的大背景下,需要以平衡内外需供求结构为突破口,有效应对国际贸易问题、金融问题,处理好内外需关系;另一方面,在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要逐步有效地化解各种影响全局的结构性矛盾。

  “十二五”时期,环渤海和东北亚一体化发展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等上升为国家战略,烟大铁路轮渡、德龙烟铁路、青烟威荣城际铁路和潮水国际机场等重大交通设施的运营和建设,将进一步提升烟、青、威三市在环渤海、东北亚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交通物流枢纽城市和沟通日韩门户城市的地位。与此同时,国家新一批区域发展规划密集启动实施,为胶东半岛乃至整个环渤海地区深化区域合作、拓展发展空间提供了重大机遇,同时也加剧了以资源、科技、人才、市场等为重点的区域竞争。

  “十二五”期间,是我市“三步走”战略的冲刺期,是六大新兴产业发展的机遇期,也是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时期,在国际、国内错综复杂的矛盾和严峻的挑战面前,更需抢抓机遇、明确目标、坚定信心、加快发展。总的态势是:

  (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战略挑战期。面对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我市经济运行的长期矛盾和短期问题相互交织,新挑战和老问题集中出现,给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从拉动力看,国际投资和贸易受到严重冲击,我市以投资和出口为主导的增长模式遇到了新的挑战。从经济结构看,我市存在城镇化和服务业发展滞后等突出问题。从区域结构看,南部沿海强、北部山区弱的格局没有较大改观,强镇和弱镇之间差距有拉大之势。从社会结构看,社会发展滞后经济发展的矛盾陆续显现,尤其当前就业压力加大,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尚待提高,解决社会和民生问题的压力与日俱增。

  (二)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未来五年发展潜力巨大。当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核电正式开工,烟台港海阳港区列入国家规划,跨海大桥顺利架设,亚沙会申办成功,核电产业区、丁字湾海洋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列入省发展布局等一系列重大历史机遇相继而至,随着市场信心的进一步增强,扩大内需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效应将继续显现,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和竞争力将不断提高。为全市经济跨越式发展打造了良好的平台,为全面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综合竞争力,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三)加快优化调整经济结构的战略转型期。从目前我市遇到的重大经济社会问题看,转型问题最为集中、最为突出,必须在“十二五”期间着力加以解决。一是坚持“三个转变”的发展方向。重点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三次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管理创新转变,努力把经济增长的着力点放到扩大内需上来,把产业发展的方向瞄准到打造现代产业体系上来,把生产要素利用的重心转到提高人力资本水平上来。二是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逐步建立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发展壮大新能源、机械装备、海洋工程、电子信息、生物科技、高端服务业等六大新兴产业,加快创新要素向城市聚集、向园区聚集、向高端产业聚集。三是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当前,绿色经济、低碳经济成为新一轮国际产业追捧的热点。高度重视节能减排,积极运用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绿色技术,重点加快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工业,培育壮大核电、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适度发展风电,突破发展新兴环保产业,坚持走生产发展、资源节约、生态文明的路子。

  (四)推进经济社会体制改革的战略攻坚期。“十二五”期间,和谐社会建设将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旋律,而加大民生投入,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领域的矛盾和问题则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改革最根本的就是要建立协调各方利益的体制机制,形成经济充满活力、社会文明进步、生态环境友好、人民安居乐业的和谐发展局面。近年来我市各项改革取得了很大成效,但面临较为突出的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农村综合配套改革、资源性产业价格改革等关键领域改革将转入真正的攻坚阶段。

  今后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将迈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国内外形势日趋复杂,挑战与机遇并存,全市上下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在新的起点上谋求新发展、实现新突破、开创新局面。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深化落实“一片两带”总体战略布局,以打造蓝色经济区和高端产业聚集区为目标,着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全面推进我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为提前建成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跻身全国百强县、加快建设富足文明和谐繁荣新海阳提供重要保证。

  (一)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着力膨胀经济总量,到201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452亿元,年均增长15%;地方财政收入29.3亿元,年均增长18%;处理好投资、消费和出口的关系,到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26亿元,年均增长18%;外贸出口总值7.8亿美元,年均递增10%以上,实际利用外资9500万美元,年均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94亿元,年均增长18%。

  (二)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到2015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为10.4:50:39.6,以机械、毛衫、食品、五金为主的传统产业,着力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资金密集型转变,以提升产业素质为目标,在推动技术进步,膨胀产业规模,突出产业特色上做文章。以核电、机械装备制造、海洋工程、电子信息、生物科技、高端服务业为代表的六大新兴产业,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科学发展道路,在集群化发展、完善产业链条,引进先进技术装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竞争优势上下功夫。

  (三)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到2015年,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40%;全市各类人才总量达到5.5万人,年均递增3.4%。万元GDP耗能下降16%,耗水降低到28吨。生态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主要污染物SO2 、氮氧化物、COD、氨氮排放总量分别削减18%、18%、12%、12%,工业固体废物实现零排放,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得到安全有效处置。

  (四)民生显著改善。到2015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达3708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038元,年均分别增长13%和1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6%以下,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5‰以内,绿化覆盖率达到50%,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2平方米;以数字化信息资源为平台的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镇、村信息网络覆盖面达到100%;农村低保标准不低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四分之一,城乡保障标准差距逐步缩小,医疗卫生水平明显提升,教育、体育等其它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五)区域节点城市功能全面提升。陆域交通,实现烟海高速、跨海大桥建成通车,打通海阳与青岛、烟台的全新对接通道;全力推进海阳港建设,以承载临海涉海产业为重点,加快重大项目引进建设,全面接受烟青威港口群辐射,打造通向国际的海上通道。加快旧城改造步伐,加快核电装备制造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旅游度假区、亚沙城市新区、丁字湾海洋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的对接融合,进一步拓展城市新区,完善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力争“十二五”末,新增城市污水处理能力5万吨/日,新增供水能力4万吨/日,城区供热全面覆盖,天然气管网覆盖率达到90%以上。

  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以创新为支撑,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低碳环保为着力点,以改革开放为发展动力,切实抓住核电、亚沙、蓝色经济区建设等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以区域经济、产业经济为龙头,实现经济社会全面提升。重点坚持以下原则:

  ———坚持“三步走”发展战略,继续实施赶超发展战略。按照“三步走”发展要求,正确处理速度、质量和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善于抢抓机遇,勇于发挥优势,敢于率先发展,显著增强综合经济实力,稳步提高在全国、全省和全市的地位。

  ———坚持实施全方位结构调整,以增强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为目标,推动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的全方位调整。

  ———坚持把社会发展摆在现代化建设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民生为先,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差距,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坚持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理念,树立经济、社会、生态三者空间均衡原则,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放在同等重要位置,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

  ———坚持扩大开放,培育形成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丰富开放内涵,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消除不利于市场基础性作用、不利于转变发展方式、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的体制机制障碍。

  “十二五”期间,全市上下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抓住核电、亚沙会、丁字湾开发、海阳港建设等重大项目建设,团结一心,全力突破,确保经济社会全面持续健康发展。

  牢牢把握国家、省、市经济工作重大战略部署,积极实施“转方式、调结构”的经济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相关配套政策的导向和杠杆作用,坚持一手抓新兴产业的引进培育、一手抓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逐步建立起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抢抓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两大机遇,以“三个引进”为总抓手,以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为支撑,按照引大培强的原则,集中优势资源,强化扶持引导,确保“十二五”期间年均引进投资过亿元的新兴产业项目20个以上。打造新型能源、机械装备制造、海洋工程3个产值过百亿的产业集群,培植一批产值过50亿、过30亿、过10亿的骨干企业群体。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整体提升制造业的层次和水平。到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17亿元,年均增长19.5%;实现工业销售收入844亿元,年均增长20%;实现利税113亿元,年均增长22%。

  重点发展核电、新能源电池、地热能,突破发展核电装备制造业,支持核心装备和关键器件开发,抓好新能源相关研发设计、技术服务,聚集一批国内知名企业,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打造集研发、生产、应用于一体的国家新能源产业基地。到2015年,新能源产业实现产值200亿元。加快核电建设。海阳核电,规划建设8台AP1000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能发电机组。首台机组计划于2014年投入商业运营,二期3号机组计划于2012年6月浇灌第一罐混凝土,三期5号机组计划于2014年4月浇灌第一罐混凝土。十二五期间,完成投资470亿元;到十二五末,累计完成投资640亿元。2015年一期工程投产后完成发电量140亿度,完成销售收入66亿元,完成税收3亿元。突破发展核电装备制造。支持核电一体化堆顶组件自主化、康大环保、环球阀门等企业加快建设。依托国家核电公司,引进、建设一批重大核电装备制造配套企业,围绕核电核心产品和配套构件,研制、开发和生产与AP1000技术相关的钢制安全壳、设备模块、结构模块、核电管段、锻件及其它核电配套产品。适度发展风电。继续推进华能、大唐、华阳等大型风电公司建设项目,严格控制在南部沿海及北部旅游景区内新上风电项目。积极发展其他新型能源。支持富尔达公司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合资、合作,消化吸收先进热泵技术,加快地热能开发利用,不断提高地热利用效率,提高地温中央空调在市场中的占有率。鼓励新能源电池生产企业和光电科技制造企业,加大资金、技术和人才投入,配套发展其他新能源相关产业。

  机械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相关产业技术水平和竞争力的高低,机械装备制造业产业关联度高、吸纳就业力强、技术资金密集,支持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应用为主的通用设备、专用设备、电器机械及器材。重点突破数控机床、重型装备及特种装备三大领域。努力培育方圆集团、丰汇重工、维蒙特公司等大型骨干企业集团,引进建设米兰德数控机床等高新技术企业,到2015年,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实现产值100亿元。

  加快东西港区综合服务区建设,不断拓展港口功能,提高项目承载力,吸引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的重型临港企业落户,打造临港产业基地。加快推进莱福士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三期项目,大力研发深海半潜式石油钻井平台模块和海上石油钻采配套设备,培育发展特种船舶修造基地,巩固提升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优势。到2015年,海洋工程产业实现产值100亿元。加快立泰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项目建设进度,推进其他在谈重大装备制造项目。“十二五”期间,力争引进建设5家以上投资过10亿元的大型临港企业,努力发展与港口关联度高的其他各业,不断完善临港产业链条。

  鼓励骨干电子企业通过引进人才、引进关键技术和设施,提高自主设计研发能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信息产品。大力扶持发展军用配套电子元器件及封装、手机配件及相关电子产品、电脑等尖端电子产品部件,带动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壮大。到2015年,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达到30亿元,年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实现税收5亿元。

  围绕海藻化工产品及其衍生物、生物质高分子材料、微生物制造等领域,巩固和加强与国内顶尖水产研究院所的长期合作关系,研究开发生物工程产品、食品添加剂、高技术生物化工制品,突破发展海洋功能保健品,进一步膨胀生物科技企业规模,到2015年,生物科技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0家,争取实现产值20亿元,建设全国一流的以海珍品育种、育苗、养殖、加工为一体的产业化综合项目示范基地,建设全国一流的海珍品科技研发基地和全国最大的海珍品展览中心。支持海益宝、贝尔特生物等企业加强海洋生物在农业、环保、保健免疫等方面的应用研究,突破有机、绿色生产的制约瓶颈,同时,在生物制药上实现新突破。支持以黄海水产生物育种为主的生物育种企业,加大科研基地项目建设,鼓励东方海洋发展生态养殖和精深加工,加快贝尔特生物科技园项目建设。

  引导和鼓励全市服务业进军高端领域,在具备发展基础的产业上首先突破,大力发展高端旅游、高端物流、高端商贸、高端餐饮、高端地产等。依托民俗、山海、滨海三条旅游路,加大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建设,提升旅游内涵和档次,打造高端精品旅游项目;依托核电和港口的建设,加快物流园区规划建设工作,打造烟、青、威三地区域性物流中心;鼓励引进和建设大型现代商贸流通企业,培育特色餐饮品牌,支持综合性高端地产项目建设,增强全市高端服务业竞争力。

  1、主动融入新兴产业配套链条。鼓励传统骨干企业,进一步突出主业优势,围绕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通过引进关键技术及设备积极实施技术改造,强化引进消化和自主研发,努力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品档次,积极争取重大装备生产资质认证,拓展新兴市场。力争用5-7年的时间,在核电起重运输、核工业冷却、核电配套电动机等相关领域加快发展,达到为核电配套制造能力。

  2、突出高端化、品牌化发展方向。鼓励毛衫业膨胀规模,加大设备更新换代力度,实现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资金密集型转变;加快产品转型升级,打造自有品牌,提升产品档次;加强应对市场变化能力,实现内、外销并举。加快机械制造、五金、食品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导其增强研发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标准,创建名牌产品。到2015年,新争取中国驰名商标2件,山东省著名商标10件,中国名牌2个,山东名牌10个。

  3、强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技改投入,用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工艺装备和生产方式;支持企业建立国家、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加速形成有利于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运行机制,进一步推进企业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引导企业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建立技术、人才引进和合作新模式,拓宽合作领域。力争到2015年,培育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6个,烟台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2个以上。

  以提升服务业经济综合竞争力和发展水平为目标,着力推进服务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繁荣发展消费性服务业,加快发展新兴服务业,重点发展旅游、物流、房地产、商贸餐饮、金融保险、总部经济和文体会展业,进一步提升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度和贡献份额。同时,将旅游业作为服务业的龙头产业扶持发展,推进服务业整体升级。到“十二五”末,服务业实现增加值达到176.6亿元,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30%左右。

  1、大力发展旅游业。依托我市独特的旅游资源,坚持以旅游项目建设为突破口,着力打造滨海休闲、山岳生态、历史文化、沙滩体育、民俗特色“五大旅游板块”,借助山海旅游路、民俗旅游路、滨海旅游路,尽快完成五大旅游板块的对接融合,全面拓展观光旅游圈,延长来海游客驻留时间。构建山海呼应、以海带山、山海一体的旅游发展新格局,实现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的转变,带动旅游经济发展。至2015年,全市力争接待国内外游客858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63亿元。一是加快提升旅游层次和景点内涵。加大对现有景区、景点特色的挖掘力度,聘请高层次的旅游专家,对海阳景区点进行策划指导,完善要素配套,丰富旅游内涵,全力打造高端旅游品牌。二是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以大项目的引进建设为重点,吸引培育有实力的旅游企业在海阳安家落户,强化跟踪服务,推进全市重点旅游项目建设进度。进一步完善要素配套,丰富旅游内涵,打造精品景区。三是优化旅游布局。抓住山东省蓝色经济区战略实施的重大机遇,高标准、高层次、高品质规划好包括丁字湾海洋文化旅游聚集区在内沿海岸线的规划和建设。四是积极引导资源优势突出的镇村,发展乡村特色游和自然生态游,重点打造南部以海上特色游和渔家乐为主、北部以乡村生态游和农家乐为主的旅游新格局,努力打造我市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五是抓好国外、国内、省内三个层面的推广营销,巩固扩大已有客源,不断开辟新的合作渠道。六是挖掘、开发一批具有地方特色、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完善旅游商品购物网点布局,着力延伸旅游产业链条。

  2、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全面落实《关于促进全市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以政策来引导和激活物流企业发展活力,促进现代物流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以港口、铁路、公路为依托,加快建设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和专业化物流服务,鼓励支持发展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加快构筑起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规模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加速推进我市物流业由简单物流向现代化物流转变。一是抓好物流业载体建设。突出“一中心一园区两基地”的建设。在加快海阳港物流中心建设的同时,通过内引外联,努力激发港口发展活力,提高物流装备水平,大力发展港口装卸搬运、中转运输、仓储、船舶靠泊服务等综合业务,全面提升海阳港的规模化和系统化水平。核电物流园区,重点依托海阳港、核电站及相关配套产业,尽快启动园区建设和运营。城区物流配送基地和徐家店商贸物流集散基地,加快载体培育和项目建设,尽快形成南北呼应、互为补充的物流配送格局。二是加大物流企业扶持力度。重点引导支持海阳港等一批骨干物流企业,积极加入到“创建国家A级物流企业、创建烟台市星级物流企业、创建烟台市重点物流企业和创建山东省服务业名牌企业”的“四创”活动中,提档升级。重点引进发展一批国内外知名第三方物流企业。三是鼓励引导方圆集团、维蒙特等一批工业企业进行二、三产业务和主辅业务剥离,支持工业企业向服务业领域进军扩张,努力打造物流业新的经济支撑点。

  3、繁荣发展房地产业。合理规划布局,调整供给结构,突出发展特色。重点发展普通商品房,加快发展经济适用房、廉租房,适度发展度假型、旅游型、养老型等中高档住房及商用房,适度超前配套建设好基础设施与公用设施,同时,大力发展高端房地产业,努力打造一批集商业、文化、旅游、居住为一体的高端精品地产,全面提升城市品位和档次,实现住宅地产与产业地产的协调发展,促进全市房地产的持续繁荣发展,使房地产业成为推动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十二五”期间,力争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3平方米,基本实现户均一套、人均一间、设施齐全、功能完善、居住舒适的小康社会居住目标。

  4、提升发展商贸物流餐饮业。以繁荣城乡经济、提升生活质量为目标,积极推行现代流通方式,大力调整商贸流通业的布局结构和业态结构,积极实施骨干企业与重点工程扶持工程,构建大市场、大流通、大贸易的现代化流通新格局。到2015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194亿元,年均增长18%。一是提升商贸层次。在抓好国际针织毛衫城、温州商贸城芒果体育、东南装饰城、建材市场等大型专业市场全面启动、尽快繁荣的同时,重点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的高端商贸流通企业,以全面提升我市商贸流通业层次。二是鼓励引导现有规模较大、设施配套较完善的大型酒店参加旅游饭店星、钻级评定工作,在全面提升设施配套等硬件水平的同时,着力提升服务接待等软件水平。三是加快推进已落户商贸流通项目的建设进度,努力提升商贸经济总量。四是全面贯彻落实《关于鼓励扶持南部新区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动南部新区服务产业的繁荣发展。重点抓好大型购物中心等高档消费娱乐项目的引进和建设,全面提升消费娱乐业层次,为发展夜间经济创造有利条件。五是加快城乡流通市场体系建设。大力培育社区便民利民商业网点、镇级日用品连锁超市、农资连锁超市和村级日用品便民放心商店、农资便民放心商店,开展好家电、汽车、摩托车、农机、建材等产品下乡活动。

  5、健康发展金融服务业。立足海阳长远发展,本着构建金融经济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做大做强金融保险业。至2015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8%和20%以上。一是要进一步拓宽银行服务领域,充实服务内容,增加服务品种,全面提升服务质量。二是积极抓好海阳以外金融分支机构的引进工作,鼓励引导民营资本、社会中介组织成立担保机构。“十二五”期间,力争有3-5家内外资金融机构落户海阳。三是要积极引导保险机构扩展业务范围、开发产品种类、提升服务水平,努力提升保险机构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份额。加强一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融资和保险业务,要全力做好引导工作,重点争取本地的金融保险机构参与。四是加快发展资本市场,拓宽企业融资渠道。要鼓励引导齐鲁证券海阳营业部创新发展、规范发展。要全面落实《关于推进企业上市融资工作的意见》,积极培植上市资源,重点推进海益宝水产、富尔达、方圆集团等企业的上市工作。

  6、培育发展总部经济和文体会展业。坚持把总部经济和文体会展业放在推动海阳发展的方向性产业和战略性高度来抓,力求实现新突破。一是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在城市新区中心地段,启动中心商务区开发建设,规划占地面积600亩,重点抓好跨国公司、国内大型的工业企业总部、物流采购、分销等商贸企业总部、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技术开发总部、上市公司和金融机构的总部等培育引进工作。二是培育发展文体产业。以加快文化娱乐设施建设和提升文化娱乐队伍素质为重点,以重点文化产业示范单位为支撑,推进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相关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抓住2012年亚沙会举办这一重大契机,培育体育经济,引导体育消费。三是培育发展会展业。在筹办好红樱桃民俗旅游区樱桃节、秧歌节等节庆会展活动的同时,积极依托亚沙场馆争取承办更高档次、更具影响力的重大节会展览,推动我市会展业上档次、上水平。

  (四)高度重视涉“农”产业,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为重点,加快新农村建设

  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以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和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治,着力培养造就新型农民,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努力培育龙头企业。力争到2015年,在全市农村初步构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全市农业增加值达到46.4亿元,粮食稳定在35万吨以上,农机化水平达到80%农民生活宽裕,村庄环境优化,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038元以上。统筹城乡发展,基本建成城乡一体的路网、水网、卫生服务网、宽带有线通讯网和新能源等基础设施体系,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农村更加和谐稳定,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显著提高,文明健康的现代生活方式更加普及,民主政治制度更加完善。

  1、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坚持基本农田、粮食播种、粮食生产“三条底线”不动摇,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好耕地资源,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搞好农业综合开发,大力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产稳产的标准农田,抓好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海阳市田间工程及农机化服务体系项目建设。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抓好小型水库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大力发展旱作农业和节水灌溉。

  2、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业区域布局调整,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促进优势产业和优势产品向优势区域集中,在培育特色、打造品牌、扩大规模上下功夫。农产品种植业,进一步巩固传统蔬菜、水果等优势产业,努力培植花卉、茶叶等新兴产业。畜牧业,稳定生猪、肉鸡和禽蛋生产的基础上,扩大肉羊、肉牛、奶牛生产,积极推行标准化养殖,企业化经营。水产业,加快推进现代渔业经济区建设,抓好大型渔港建设,加大渔业资源修复和保护力度,健康发展海珍品养殖业,加快发展以海洋生物利用为核心的生物科技产业,鼓励发展远洋渔业和海产品精深加工。

  3、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探索建立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土地经营管理机制,加快培植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导社会资金从事产业化经营。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资产重组、资本运营、兼并联合等方式,实现集群式发展。重点支持金鼎葡萄酒、东方海洋、海富生物等集种养殖、培育、精深加工一体化的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完善龙头企业、农村经济协会、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引导农民以土地使用权、生产技术等要素参股企业和经济合作组织,使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实惠。

  4、积极发展农村服务业。一是建立畅通高效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大力培育一批农产品营销主体,努力培育一批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支持创办一批农产品流通专业合作组织,鼓励发展农产品收购、运输、存储、加工、配送等功能一体化的新型流通业态。二是大力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超市下乡”工程,构建城乡一体的新型农村消费品流通体系。三是围绕政策咨询、信息交流、招商引资、扶贫开发等多个方面加快培育各类农村中介组织,提高服务农村发展的水平。

  5、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打破城乡在规划、建设和投入等方面的分割局面,以路网、水网、信息网建设为重点,积极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抓好农村新能源建设,推广沼气、秸秆气化、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技术。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进一步改善居民生产生活条件。继续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和村庄整治工作,以清理垃圾、改水、改厕、改灶、改圈为重点,逐步实现硬化、净化、亮化、绿化、美化的农村环境和村容村貌新目标。

  坚持“一片两带”发展战略不动摇,进一步膨胀发展南部、优化提升中部、调整发展北部,突出打造核电、港口、旅游度假区、丁字湾海洋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等重点区域板块。

  城区经济片,实施“内涵式”发展,发挥基础设施完善、产业聚集、人员密集的优势,抓好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繁荣城市经济,增强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力和核心竞争力。加快新老城区对接融合,拓宽改造北京路,形成与黄海大道、东凤大道平行的实现老城区与城市新区一体化发展的新通道,拉开城市发展的南北构架;打通海翔路,使其成为海岸带联系东西的主干道;在现有城区道路的基础上完善和改造老城内的道路系统,解决城区部分地段交通不畅问题,适时启动北外环选线、规划设计工作。增强经济技术开发区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推进传统产业升级,加强对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等的引进消化和吸收,从基础设施、体制机制、项目引进、人才资源等多个方面,加快向碧城、方圆、东村等工业园区辐射,至2015年初步实现区域对接,产业互补,人才共享的园区发展新格局,逐步发展成为我市壮大骨干企业、推动技术进步、汇集尖端人才的核心区域。

  力争“十二五”期间,城区经济片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幅度高于全市年均增幅5个百分点以上,培植3个财政收入过亿元经济强镇(区、街)。

  南部沿海经济带,实施“膨胀式”发展,以核电、海阳港、旅游度假区、丁字湾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为依托,自东向西发展核电装备制造业、临港产业、滨海度假旅游业、丁字湾文化旅游产业,以蓝色经济为基调,加快打造新的经济隆起带、产业聚集带和旅游观光带。海阳核电装备制造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83平方公里,建设南部科技研发培训中心,东部核电综合服务中心,西部和北部重型装备制造基地,形成“两中心一基地”发展格局,承接产业发展能力显著提升,依托AP1000第三代核电技术国产化,建立起具有技术研发、工程设计、咨询服务、设备生产等与核电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产业体系,逐步发展成为胶东半岛核电产业发展的中心区,成为国内核电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力争年均引进投资过亿元企业10家以上,到“十二五”末,建成区总面积达到30平方公里以上,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0家,实现产值100亿元。加快海阳港建设,到2015年,西港区建成2万吨级油品泊位2个、3万吨级通用泊位3个、5万吨级通用泊位1个,8.6KM5万吨级航道一条。东港区建设2个5万吨泊位并投入运营,建设10KM5万吨级航道1条,建设综合配套服务区8000亩。力争年货物吞吐量超过1000万吨。南部城市新区,以打造新的政治经济中心为目标,依托旅游度假区和亚沙会场馆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配套功能,以发展观光度假休闲复合型旅游为基本定位,坚持内涵式提升和膨胀式延伸两路发展并重,从单体膨胀、文化提升、创意创造入手,着力提升发展质量。丁字湾海洋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规划区域总面积187平方公里,运用集中集约开发新模式,采用国际先进理念,适度建设离岸岛。大力修复湿地生态,保护性开发海岸线,保证海水质量。建设生态湿地保育区、海洋科技研发中心、大型海洋主题公园、游艇码头、高档度假酒店、海上休闲运动中心等高端产业项目。到2015年,力争丁字湾海洋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5平方公里,完成5个以上总投资20亿元项目建设,完成5个总投资过10亿元项目建设,把此区域打造成功能齐全、独具特色的国际旅游休闲度假城。

  力争“十二五”期间,南部沿海经济带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年均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第二产业年均增幅达到25%以上;新培植财政收入过亿元的强镇(区、街道)2个以上。

  北部山区经济带,实施“调整式”发展,立足区域特色,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培育发展特色农业,完善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条,充分发挥自然和生态优势,积极承接发展旅游产业,带动农村服务业加快发展。依托南部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形成的客源市场,在具备条件的北部乡镇发展集产品和功能、环境和服务为一体的民俗旅游、生态旅游、红色旅游等区域性旅游产业。支持北部各镇通过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加快培育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链,扩大优势农产品种植基地规模,主动对接莱阳、栖霞等农产品集散大市,按照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方式,优化配置各种生产要素,进一步完善徐家店、西古现果品交易市场、廿里店蔬菜批发市场、胶东水产品批发市场等各类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功能,加快农产品仓储和物流业发展。

  坚持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协调推进,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增强城区和中心城镇对外吸引力和对内拉动力,强化城镇间分工协作,实现产业集群与城镇集群的良性互动,努力打造布局合理、区域协调、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城镇化发展新格局。至2015年,城市人口规模达到30万人,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达到36KM2,形成功能布局合理、配套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市民安居乐业的现代化海滨城市。

  牢牢把握“抓城镇化就是抓经济发展,就是抓投资环境,就是抓民生建设”的基本理念,以城市规划区旧村改造、老城区提升、小城镇建设、创城工作(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国家卫生城、国家级园林城)及房地产开发为五大着力点,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进一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改善人居环境,奋力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城镇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环境生态化的滨海旅游城市,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到2015年确保城镇化率高于烟台市平均水平。

  1、旧村改造。坚持“规划先行、长短结合,突出重点、建设先动,严格程序、完善政策”的基本原则,以城中村、城郊村、镇驻地、中心村为重点,以旧村改造、合村并居、社区建设为主要形式,突出抓好集中连片开发、组团式建设、公用设施配套、土地集约利用等关键环节,到2015年基本完成城市规划区内村庄综合改造,规划建设城市新型社区16个,切实改善城区的居住环境和整体面貌。

  2、小城镇建设。坚持“科学规划、突出特色、积极建设、规范管理”的指导原则,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加大投入,搞好小城镇基础设施配套,提供公共服务条件,使其成为区域内的产业聚集区、公共服务中心区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区。积极发展公共交通,优化整合现有公交网络,力争到2015年,初步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新格局。抓好镇主干道两侧或驻地村庄内商贸一体综合区建设,深入推进镇容、镇貌综合整治,完善道路硬化、绿化、垃圾、雨污处理等基础设施,努力打造清洁、优美的城乡环境。坚持政府引导和村民自愿的原则,抓好以镇驻地为中心的合村并居、新型社区建设,利用好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

  3、老城区提升改造。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国家卫生城、国家园林城市工作为抓手,进一步完善环境基础设施,突出生态建设和饮用水源地保护,不断提高城乡环境卫生质量,切实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突出抓好城市道路综合整治,完善提升绿化水平,城区河河道污染整治,城中村、沿河村庄的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等方面的工作。努力打造整洁、优美、有序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整体文明形象,让海阳“楼更高、城更美、景更绿、夜更亮、水更清”。

  1、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城市建设适当超前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则,着力改造提升老城区、高标准建设新城区,进一步完善重点区域经济板块基础设施建设。一是结合旧城改造,重点加大老城区的商贸、金融设施投入,提高其区域商业服务中心的地位;南部新区内重点进行行政中心、商贸中心等大型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适时启动中小学、商业及社区服务等配套设施的建设。二是坚持政府投入和市场融资相结合的原则,努力加快核电装备制造工业园区“七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海阳港西港区二期扩建工程进度,加快推进海阳港东港区建设,加快亚沙会配套工程建设,加快推进丁字湾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完成滨海路及丁字河口特大桥建设,加快实施烟海高速建设、青烟威荣成际铁路和309国道拓宽工作,拓宽改造青石线城区东、西段,打通海阳城区对外交通的瓶颈。超前谋划,主动对上沟通,做好青烟威荣客运专线南段前期工作,做好凤城-徐家店铁路建设工作。

  2、城市配套设施建设。城市供水,以提高城市供水可靠性和安全性为目标,着力实施二、三水厂增容扩能工程,力争二、三水厂供水能力分别达到3万吨/天;积极开发城市供水新水源,启动核电装备制造工业园和丁字湾新城城市供水管道敷设工程。城市热力,在完善老城区供暖支管网建设的同时,根据发展需求铺设南部城市新区供热管网并发展热源,至2015年宏峰热力公司供暖完全覆盖老城区居民生活区,龙凤热电供热完全覆盖开发区海阳工业园工业企业,丰源热力公司开发区站、临港站基本覆盖凤城、度假区、城市新区的供热。至2015年城区热化率达80%以上。城市燃气,加快天然气管道及城市管网建设,加强碧城中原燃气和凤城绿能燃气储配站的建设。重点结合核电生活区、工业区及亚沙会场馆及老城区用气需求,力争至2015年,海阳市城市天然气管网覆盖率达到95%,利用天然气城市人口达到90%。弱电工程,进一步改造提升老城区弱电管网,完善开发区、旅游度假区弱电管网,加快核电装备制造工业园和丁字湾新城弱电管网建设。电力建设,按照高、中、低变电网络协调发展的总目标,力争到2015年底全市境内实现220kV变电站一座,110kV变电站8座(包括徐家店变电站、核动变电站),35kV变电站11座。其他配套设施建设,逐步加大关闭自备井工作力度,启动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工程;完成大闫家压缩式垃圾中转站建设,做好留格庄镇生活垃圾处理场建设。

  3、城市社区建设。着眼集约利用土地、提高土地效益,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意愿的原则,把旧村改造与新型社区建设相结合,适当突破地域界限,以社区为单位,实行统一规划,统一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统一管理,实现资源共建共享,打造现代化新型居住社区,提升村民生活品质。力争2015年,完成城市规划区内村庄社区建设工作,努力实现城市社区服务全覆盖,稳步推进重点镇、区(街道)驻地村庄社区建设工作。

  4、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利用现有一切可绿化用地,积极发展垂直绿化。规划居住区绿地率不低于30%,沿海新建居住区的绿地率不低于35%。充分保护和利用现有山地森林建立郊野公园,走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道路,有效增加城市公园绿地。重点建设梅花山森林公园、南山公园、碧城公园、凤凰台湿地公园等市级公园。以举办2012年第三届亚洲沙滩运动会为契机,将亚沙新区园林绿化建设作为重点进行绿化美化,亚沙会后进入提升完善管理阶段。至2015年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2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50%。充分保护利用城市水体进行饮用水源林建设(东村河水源地和才苑水库)、绿化造景及小孩儿口湿地公园建设,打造园林精品景观,形成山与水、绿树与鲜花交相辉映的城市绿化特色。加强三区三街道工业园区内空闲地绿化和建成区内过境高速公路防护绿地建设,降低工业及噪声污染,缓解城区温室效应。

  按照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要求,深入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健全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全方位、高水平参与国际和区域竞争与合作,以扩大开放增强发展新动力,增创发展新优势,拓展发展新空间,提升发展新水平。一是切实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更加注重引进项目、资金与引进智力、先进技术相结合,不断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综合经济效益。一要注重集聚效应,大规模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围绕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以核电产业、临港工业、机械加工业等优势产业为重点,实行产业链招商和产业集群招商。二要注重技术含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高标准、高起点招商引资,积极引导外资更多地投向高新技术、装备制造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更多地引进高端产业、终端产品项目。加快外资重大项目、先进技术和高级人才的引进工作,鼓励利用外资改造和提升六大新兴产业,增强国际竞争力。三要围绕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推进服务业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外资通过多种方式投向现代服务业领域,加强与国外金融机构的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推动城市基础设施领域的对外开放,争取外资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有新的突破。四要整合招商资源,创新招商方式。高度重视园区硬环境和软环境建设,全面提升园区发展水平。抓好园区规划布局,突出经济开发区龙头带动地位,其他园区要进一步明晰定位,突出特色,提升层次。加强招商队伍建设,配强各产业办公室、园区等专业招商机构,多种途径推进产业招商。突出招大引强,大力推行招商选资,着重在引进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上实现大的突破。二是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为中心,以建设出口创新基地和培育出口品牌为重点,大力实施科技兴贸和品牌战略,促进对外贸易向提高质量和效益转变。优化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大力扶持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提高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比重;加强出口产品质量安全区域管理,提升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积极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特色加工贸易,着力培育核电装备制造、机械、重工等产业配套特色鲜明的加工贸易企业群体。大力实施出口品牌战略,加大对拥有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出口企业的扶持力度,发挥出口名牌企业示范效应。不断强化出口企业品牌意识,积极开展境外商标及专利注册、国际质量标准认证,努力提高自主品牌出口比重,增强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全面推动对外经贸合作,巩固扩大欧、美、日、韩等传统主销市场,积极开拓非洲、拉美、中东、大洋洲等新兴市场。积极发展进口贸易,抓住国家外汇储备充足、人民币升值的时机,引导企业研究市场进口物资供求动态,用好国家进口贴息和优惠贷款政策,进一步优化进口结构,加大能源、重要资源性产品和关键零部件、先进技术和设备的进口。三是加强国内经济合作。以“三个引进”为抓手,抢抓南资北移机遇,发挥电力、劳动力等方面的比较优势,以广东、上海、江浙为突破口,吸引知名民营企业和已投资外企来海发展。借助京沪等大城市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的机遇,吸引大公司将生产环节和相关企业向我市转移。大力拓展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与我市合作的各种途径和渠道,实现引资区域多元化。突出抓好与国内企业500强、民营企业500强和上市公司的洽谈对接,推动我市大企业与国内大公司的战略合作。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各项改革措施,继续深化和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事业改革、农村体制改革、综合配套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快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建设,推进我市各项改革事业的蓬勃发展。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一要加快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通过产权转让、规范上市、合资合作和参股等多种形式,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积极推进垄断行业和公用事业改革,引入竞争机制,放宽市场准入。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构建权责明确、运转协调的资产管理、监督和运营体系。二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认真落实关于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切实放宽市场准入,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公用事业、基础设施、金融服务等领域。建立完善以创业辅导、信用担保、技术创新、信息咨询、人才引进、教育培训为重点的非公有制经济服务体系,大力发展高科技型民营企业。三要大力实施金融资本市场改革。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努力培育上市后备资源,支持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鼓励发展创业投资市场,拓展直接融资渠道,提高直接融资份额,力争境内外直接融资有新的突破。到2015年,培育1家以上新型金融机构,完成股改的上市培植企业达到6家,其中3家企业进入上市辅导期,并力争2家以上企业在境内、外实现上市。深化社会事业改革。一要积极稳妥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依法分离事业单位承担的政府职能。扶持公益性事业单位,不断增加政府对公益性事业单位的保障和投入,创新发展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加快经营性事业单位改制步伐,按照市场化运作,建立政事职责分开、法人地位明确、单位自主运营、政府依法管理的社会事业发展新机制。二要全面推进文化、教育、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事业改革,推进文化领域的改革开放,广泛吸纳社会资本投资我市文化事业领域,促进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新机制,形成职业教育发展合力。积极稳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公共卫生设施建设,继续全面推行农村合作医疗和社区卫生服务,促进卫生事业实现新的跨越。深化农村体制改革。一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继续稳定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积极探索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二要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完善粮食风险基金制度和直接补贴机制,切实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完善粮食储备和管理体系,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完善粮食市场风险预警和应急机制,确保出现重大灾情等突发事件时的粮食供应。三要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全面推进以镇街机构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理顺市、镇街财政分配关系。探索和发展农业保险,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农业。清理和规范涉农行政事业收费,健全农民负担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加快农村流通体制改革,积极开拓农村市场。推进综合配套改革。一要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以建设公共财政为方向,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财权事权,规范转移支付制度。继续落实和完善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制度。坚持依法征税,加强税收征管,降低征收成本,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支持国有商业银行和地方性金融机构的改革、改组、改造,健全金融监管体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中小金融机构的重组改造,稳步发展各种所有制的中小金融企业。二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服务型政府,继续推进政企、政资、政事、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继续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规范收费行为,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

  紧紧围绕“转方式、调结构”这一主线,把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内容,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一)合理开发土地资源。深刻把握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对土地利用和管理的新要求,坚持保护优先、保障发展、控制总量、集约利用的原则,严格保护耕地,加大土地整治补充耕地力度,切实保护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各类用地,努力转变用地方式,积极盘活存量,合理安排各类用地,优先安排城区和重点项目用地,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加强污染防治和节能减排。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控制新污染源产生,杜绝重大污染源产生。加大农村生态保护工作,以柴油机节能、高效节水、农村沼气示范工程为突破口,加快农村生态示范村(镇)建设。建立重点用能企业联系点制度,全面推进废水、废气污染物和固体废物的总量控制工作,重点对废水和废气主要污染物实施总量控制,突出水泥、化工、印染等重点行业的治理,淘汰落后生产工艺,推广应用污染治理新技术、新设备,加快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替代步伐,控制和削减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全面推广建筑节能应用技术,扩大节能门窗、节能墙体材料应用范围、发展墙体保温技术、中央空调蓄冷蓄热技术、各类智能控制节能技术。加强环境监理,扩大在线监测,严厉查处偷排、漏排等环境违法行为。完善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大力推动城镇污水、固废集中处理、无害化处理。到2015年,全市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分别下降18%、18%、12%、12%,总量控制在烟台市下达的指标以内。

  (三)加强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深入推进流域、海域的综合治理,全面禁止海沙开采,严格控制河沙开采,加快清理岸线附近不符合生态和规划要求的构筑物,保护好岸线资源和生态环境。严格饮用水源地及其周边的生态保护,确保全市地下水环境质量、地表水环境质量、近岸海域海水环境质量达到环境功能区划环保要求,水源地不受污染。到2015年,确保全市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整体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大力实施全市绿化工程,以大地绿化、城市绿化为重点,多层次、多渠道纵深推进造林绿化工作,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和同步增长,改善社会生态环境。

  (四)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为根本,以优化资源结构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技术进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法制建设和加强监管为保障,坚持开源与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政府大力引导、市场有效驱动、公众积极参与的原则,从生产、消费和保障三大体系建设入手,逐步建立健全有利于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长效机制。到2015年,万元GDP能耗下降16%,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完善的节能政策支持体系、科技支撑体系和技术监督服务体系。全社会资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形成一批资源生产率高、废弃物排放率低的清洁生产企业;创建一批循环经济型园区和城镇;基本建成重点领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和危险物处置体系;初步形成工业用水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少、土地投资强度高、废物回收处理及时有效的特色循环经济体系。培育完善特色循环经济产业链条,以方圆集团、龙凤热电等企业为重点,培育循环经济产业链条,以黄海水产、东方海洋等企业为重点,培育海洋经济示范链条。加快推进资源综合利用,鼓励企业开展以共伴生矿和工业废渣、废水、废气为重点的资源综合利用,鼓励建材企业发展粉煤灰砌块。加快垃圾处理厂、污水污泥处理厂的升级改造和扩建工作,切实解决电镀、印染等行业排放超标问题,大力推广使用中水,逐步扩大城市再生水管网覆盖率,加强城市中水设施建设,提高中水在绿化灌溉、城市水景、马路及卫生设施冲刷、工业冷却等方面的利用率。由传统的“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生产模式逐步向“资源-产品-再生资源”模式转变,降低末端处理负荷,着力推进重点企业清洁生产步伐,年实施清洁方案5个以上,年产生经济效益7000万元以上。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来谋划发展,向民生领域更多地倾斜公共资源配置,扩大和改善公共服务,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力争“十二五”期间,年均落实20件惠民利群工程项目。

  1、扩大社会就业。将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建立市场主导就业、政府促进就业、个人自谋职业相结合的长效机制。以发展经济促进社会就业,加快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以开展创业带动社会就业,加快健全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为创业者及时提供“一条龙”服务,提高创业成功率和创业带动就业率。进一步加大对“零就业家庭”和困难群体人员的帮扶力度,采取“手拉手再就业援助”等措施,积极促进再就业。完善再就业援助制度,认真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继续抓好再就业资金投入和、税费减免等工作,鼓励企业吸纳困难群体人员,鼓励困难群体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以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扩大社会就业,围绕全市主导产业和企业发展需要,充分利用各类培训资源,加强企业职工岗位培训、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农民工技能培训和高技能人才培训,组织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促进提高培训质量,促进城乡劳动者实现素质就业和稳定就业。

  2、完善社会保障。加强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构建广覆盖、多层次、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探索城乡养老保障制度相互衔接的运行机制,落实好跨地区、跨制度养老保险关系转接规定,为城乡人员流动提供便利。抓住国家新农保试点的有利契机,深化农保制度改革,逐步过渡到新农保制度模式,吸引更多的农民缴费参保,到2015年,确保适龄农民参保率达90%以上。健全完善由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共同组成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鼓励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和多种形式的补充医疗保险,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需求。继续开展爱心捐助活动,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完善农村五保对象和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制度。严格落实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确保被征地农民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和政府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到2011年底前基本解决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5平方米以下的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到2015年新增保障性住房290套,并实现廉租住房保障应保尽保。

  3、开展社会救助。以“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为目标,健全完善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救助工作体系,提高城乡社会救助规范化水平。稳步提升城乡低保标准,确保实现动态管理下应保尽保。认真贯彻落实《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加强敬老院设施配套与完善,确保五保对象的生活水平达到当地平均生活水平,所有敬老院达到省里规定的一级院标准,全市农村五保供养对象集中供养率稳定在80%以上,愿进全进率达到100%。健全完善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相衔接的城市医疗救助制度,与农村合作医疗相衔接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落实城乡困难群众医疗优惠政策,做好城乡医疗救助工作。健全以救灾工作分级负责、救灾经费分级负担制度为主体,社会动员机制为补充,应急措施相配套的灾害救助工作体制。继续深入开展“爱心捐助”以及经常性社会捐助活动。加大慈善救助金筹措力度,加强慈善义工建设。到 2015年,健全以农村低保、五保、灾民救助制度为主体,以医疗、教育、住房和突发性困难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优惠政策相配套,以“爱心捐助”、社会帮扶和慈善事业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

  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服务为重点,切实推进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完善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健水平和健康水平。

  1、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以建设人才配置合理、管理科学、服务规范的城市社区服务体系为目标,加强城市医疗卫生资源结构调整,建立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预防保健机构和医院合理分工、密切协作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模式。进一步完善社区健康档案管理,促进社区医师走进社区、家庭,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慢病管理、重点人群管理等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2、提高农村居民健康规范化管理水平。不断完善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和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建立完整、系统的健康档案,全面评价农村居民健康问题,切实为农村居民提供连续、综合、适宜、经济、有效的医疗卫生服务,力争“十二五”期间农村居民建档率达到100%。

  3、增强重大疾病防控应急能力。坚持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公益性原则,加强对重点人群和疾病的监督管理,做好重大传染病和突发疫情防治工作,做好免疫规划、艾滋病、重性精神疾病等防治,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综合预防工作,做好妇幼保健工作,提高妇女保健水平,降低出生人口缺陷率。到2015年,全市公共场所、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覆盖率达100%,有毒有害作业企业监督监测覆盖率达100%,计划免疫覆盖率达99%以上,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率达98%,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婴儿死亡率控制在6‰以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8‰以下,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5/100000以下。

  1、科技事业。坚持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增强企业创新意识,建立健全科研开发机构或技术创新中心,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宏观调控,合理配置科技资源,围绕扩张升级主导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组织重大科技攻关,实施科技自主创新工程。到2015年,适用先进科技成果应用率达到70%,高新技术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0%以上。

  2、教育事业。深入实施科教兴海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优化配置教育资源,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形成体系完整、定位准确、布局合理、结构优化、机会公平、发展均衡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夯实学前教育,十二五期间,普及幼儿学前三年教育,3岁以上幼儿入园率达99%。提升基础教育,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在校生巩固率达100%,初中巩固率达99%以上,各类残疾儿童入学率达100%。优化教育资源,实施城乡均衡发展,到2015年,全市公办初中数量调整为18处,公办小学数量调整为37处。以海阳一中为龙头,加强高中学校建设,在开齐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大力推进“选课制”、“走班制”,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壮大职业教育,以成才途径多元化和促进就业为导向,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努力扩大职校招生规模,推动职业教育规模发展。到2015年职业学校在校生总数达到5000人以上。搞好搞活成人继续教育、农民工培训及其他短期培训班,年培训人数力争突破3千人。加大惠民助学力度,完善学生资助制度,对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不低于在校生的8%,义务教育段不低于寄宿生的8%。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实施名师、名校建设工程,努力解决好农村中小学教师短缺问题,力争年均补充教师比例达到自然减员的70%以上。

  3、人才事业。全面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壮大人才队伍,提高人才素质,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加大人才培训,实施党政人才能力提升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开发工程、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工程、高技能人才振兴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建立有效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机制。加大人才引进,充分利用国内外人才资源,加大领军人才引进力度,重点规划引进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建立人才集聚机制。

  4、文化事业。以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目标,优化文化资源配置,加强文化领域改革与创新,逐步建立布局合理、结构优化、效益提高、富有竞争力的新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努力实现文化与经济、文化与旅游、文化与社会各项事业的有机结合、协调统一。以市文化馆、京剧团、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大院为依托,着力构建市、镇、村三级文化网络,树立和强化文化精品意识,形成一批质量高、题材好、时代感强、艺术感染力强的优秀原创作品,努力做到年年出作品,年年出精品。充分挖掘海阳大秧歌、招虎山传说、丛麻禅院、海阳剪纸、海阳地雷战等传统特色文化资源,做好培育亚沙会、金沙滩、滨海度假园等新兴文化产业,推进新型滨海文化产业。2015年,以市图书馆数字化信息资源为技术平台,我市文化信息网络和服务网点建设覆盖率达到100%,建立海阳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档案信息数据库,努力达到文化体制基本理顺,文化机制充满活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初具规模,文艺精品不断涌现,文化设施功能配套,文化市场开放有序,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推动全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5、体育事业。以举办2012年第三届亚洲沙滩运动会为契机,以提高全民身体素质为根本目标,以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保障体系为主要任务,大力发展群众体育运动,进一步提升体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步形成机构合理、管理规范、充满活力的体育产业发展新格局。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月”、“全民健身日”、后亚沙体育等大型全民健身活动,努力打造独具特色、具有区域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健身活动品牌。加强城区体育设施建设,加快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体育健身公园建设,加强学校、企事业单位的各类体育设施的开放和管理,农村体育健身“村村有”工程达到95%以上。

  6、其他社会事业。积极应对人口出生高峰,坚持稳定计划生育政策和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落实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到201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5‰以内。贯彻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切实保障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贯彻落实《残疾人保障法》,不断提高残疾人的教育、就业和康复水平。高度重视老龄事业发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新挑战,建立健全城乡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老年医疗保障体系、老年人养老社会化服务体系、老年人权益保障体系、老年人文体活动和教育体系、老龄产业体系、老有所为管理服务体系、老年人商业保险体系8个体系,全面提高社会养老保障服务水平,提高老年人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老龄工作水平,推动养老模式由政府福利性养老保障向福利性保障与市场化、社会化相结合的养老模式转变。加快发展广播电视事业,推进广电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抓好气象、防震、防灾减灾系统工程建设,着力从人员、物资、基础设施等多个方面入手,全面提高地震监测和预报、震害预防、地震应急处置、救灾与恢复四种防御灾害的能力,至2020年基本具备抗御6级左右地震能力的目标。推动双拥工作深入开展,支持军队和国防建设,认真基层保障、交通运输保障、医疗保障,利用现有资源大力推行后勤保障和营房管理的社会化,推进军队人员住房供应社会化;现役军人和伤残军人凭有效证件参观市内旅游景点免费、乘坐公交车给予优惠;认真落实好军人子女入学相关政策,确保九年义务教育。深化退役士兵安置制度改革,做好军休干部接收安置工作。努力建立现代档案事业体系,加快数字化档案馆建设,争取档案工作进入全省先进行列。促进史志、宗教、外事侨务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1、强化安全生产。倡导安全发展理。

返回列表 推荐新闻

在线留言